admin

掇英丨《异域同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_中国_瓷器_欧洲

admin 感悟评价 2024-04-25 3浏览 0

  原标题:掇英丨《异域同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上海博物馆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联袂推出的陶瓷艺术普及读本《异域同辉:陶瓷与16—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终于面世了。这是二者合力打造的一本兼顾学术脉络与观赏趣味的艺术读本,全书聚焦“中西贸易的展开”“中国陶瓷在西方”“中国陶瓷对欧洲陶瓷的影响”三个主题,深入浅出,勾勒出16—18世纪中西陶瓷贸易的丰富图景,以物见史,揭示中国陶瓷技艺对中西文明交流的贡献。

  从一件元代景德镇

  青白釉玉壶春瓶说起

  早在大航海时代之前的14世纪,中国瓷器零散辗转到达了欧洲。它们被视为稀世珍宝,是仅供权贵阶层收藏的奢侈品。

  目前所知,传入欧洲最早且流转记录明晰的中国瓷器是一件元代景德镇青白釉玉壶春瓶,又被称为“丰山瓶”,现存于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据档案记载,这件瓷器约1320至1340年间在景德镇制作,至迟在1381年经西亚陆路抵达欧洲。最初的拥有者是14 世纪匈牙利的路易斯国王(1326—1382)。路易斯国王下令在金属附件上加刻家族纹章和铭文后,再转送给查尔斯三世(Charles III of Durazzo,1345—1386),作为其登基为拿波里国王的贺礼。1713年前后,法国贵族盖尼亚请画师为丰山瓶绘制了水彩画,可以看到玉壶春瓶被镶嵌成了带盖执壶,其金属配件上有纹章与法语铭文。法国大革命后又流转到英国。就是这么一件小小的瓷器,链接起了中西世界。

  左:丰山瓶现况,颈部还留有先前连接金属附件的洞孔

  右:丰山瓶水彩画,雷米(Barthelémy Rémy,国籍及生卒年不详),水彩,1713年

  大航海时代的中西陶瓷贸易

  16—18世纪,世界版图逐渐分明,海洋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等欧洲国家角力登场,通过东西贸易,向西方源源不断输送远东的奇珍异宝。瓷器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商品,成为最重要的东西文化交流媒介之一。

  中国瓷器经海上瓷路,远渡重洋,成为欧洲宫廷的精美陈设与享乐之物,也是寻常百姓家历久不朽的实用之物。早期订制瓷器物以及沉船出水文物,为我们提供了这段中西贸易史的珍贵资料。

  最早到达中国,和中国贸易的是葡萄牙人。在各个时期,他们订制了特殊的纹章瓷器。在最早订制的时候,中国工匠对于欧洲的这些字母他们并不熟悉。与其说器上文字是书写出来的,不如说它是画出来的。

  [荷] 克里斯琴·普雷希特(Christian Precht,1706—1779)为瑞典东印度公司设计的瓷器纹样

  沉船,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考古资料。一艘沉船,就像一个时间胶囊,凝固了当时一段特定的历史。

  哥德堡号出水的“伞下的仕女”残片

  中西交融:中国陶瓷的“欧洲变形记”

  17世纪以后,随着中西陶瓷贸易的扩张,大量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由奇珍异宝演变为奢侈消费品,开始适应当地消费者的习惯,也融入当地的生活和装饰风格。部分陶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方式,被欧洲工匠改造或重新装饰,比如添加彩绘、镶嵌配件、刻画等。被改造的中国瓷器,成为东西方异域风情和中西方工艺的融合体。

  欧洲绘中国风格图案花瓶,约1710—1720,高24.5厘米,口径2.2厘米,英国大英博物馆藏(Franks 948+);

  花瓶由江西景德镇烧制;

  黑彩描金在布雷斯劳(今波兰弗罗茨瓦夫)或波希米亚克朗斯塔绘制(现捷克共和国)。

  酱釉青花刻花杯、碟

掇英丨《异域同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_中国_瓷器_欧洲

  清康熙年间(1662—1722)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德国刻划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埃内斯特·格朗迪迪埃捐赠,1894年

  水壶,镶嵌法国镀金青铜附件

  僧帽壶:清康熙年间

  手柄及盖等附件:1700—1710年法国巴黎加装

  45.7x35.2x13.7厘米

  美国保罗·盖蒂博物馆藏(82.DI.3)

  17世纪后期,中国陶瓷在欧洲备受珍重,欧洲的权贵们多以此为地位权势的象征,在房间满满装饰中国瓷器的做法在当时的欧洲蔚然成风。以葡萄牙桑托斯宫瓷厅是这一风潮的引领者。

  壁炉瓷器陈列

  约1700—1705

  荷兰国立博物馆藏

  桑托斯宫瓷厅天花板

  桑托斯宫金字塔形的天花板上一共有镶嵌了272件中国瓷器。

  中国瓷器对欧洲瓷器的影响:

  技艺与观念的交融

  中国瓷器珍品稀缺,名声却日益显赫,这催动了欧洲的瓷器制造。明清时期,世界各地开始对中国瓷器进行模仿。

  仿中国瓷器白釉蓝彩陶瓶

  葡萄牙

  1600—1625

  50.5 x 31厘米

  里斯本 M.P. 收藏

  “中国风”陶版画

  代尔夫特窑

  约1680年

  荷兰国立博物馆藏

  18世纪德国地区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二世甚至因为对亚洲瓷器的热衷而促成欧洲硬质瓷的创烧成功。

  迈森瓷盘

  1735—1740年间

  德国柏林工艺美术博物馆藏

  迈森瓷厂在不断探索中,最终形成了迈森瓷器的独特风格。作为欧洲最早烧造成功硬质瓷的地方,迈森瓷器还影响了德国乃至欧洲其他地区瓷器的发展,各地的帝王不仅收藏,而且支持自己的皇家瓷厂烧造。

  迈森咖啡壶

  1725—1740年间

  德国多塞尔多夫陶瓷博物馆藏

  不仅是当时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工匠在模仿中国,中国工匠也同样从西方的器物、版画以及图像当中汲取灵感,给中国瓷器的面貌带来了新的变化。

  这是一件五彩花果纹杯,为康熙时期景德镇工匠模仿法国利摩日珐琅的作品,上面还有工匠模仿的当时雅克·洛丹工坊的签名。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中国陶瓷为世界物质发展贡献了卓越的陶瓷技艺,中国文化深刻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文化和生活。通洋东西的瓷器,勾勒出一部有关文化交流的器物生命史。东方与西方,互为他者,在全球联系日趋紧密的16—18世纪,愈加成为彼此的文化镜鉴。

  希望这本书,能够让读者以瓷器为聚焦,在探寻东西贸易时空线索的同时,体悟亚洲与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

  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

  相关荐读

  《异域同辉:

  陶瓷与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

  上海博物馆 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书是基于“陶瓷与中西文化交流”这一主题而推出的普及读本。我们邀请了13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从商贸、历史和艺术等多个层面出发,全面揭示了 16—18世纪东西陶瓷贸易和物质文化交流。

  本书分为三个版块:首先,以航海与商贸往来为背景,介绍了东西陶瓷贸易之中的列国竞争与策略变迁;其二,以海外收藏中国外销瓷为主,探究了中国瓷器如何通过欧洲宫廷陈设、金属镶嵌与加彩再装饰等,融入西方语境,满足欧洲消费者的趣味;其三,通过呈现欧洲瓷生产对中国瓷器模仿的不同面貌,揭示中国瓷器对欧洲瓷器生产技术、风格等的影响。

  作者简介

  本书由上海博物馆编,邀请国内外13位陶瓷领域顶尖学者撰文。其中主要有:中外陶瓷研究领域一流学者13人,涵盖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葡萄牙国家瓷砖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葡萄牙国家古代艺术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世界多家著名陶瓷研究专家。

  转编自【上美好读】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